原创 江南君 江南都市报
赵琼 江南都市报全媒体记者李巧 实习生颜弋滟
(资料图片)
“我还有1000多元在充值卡里,开了好些年的超市没想到一夜之间就关店了。”
近日
南昌一家名为
“鄱湖晨晖”的生鲜连锁超市
突然关门
多名会员遭遇退款难
反映
开了多年的生鲜超市突然闭店
熊先生称,他经常在一家名为“鄱湖晨晖”(南昌红谷春天花园店)的生鲜超市消费,门店就开在小区楼下,价格便宜、菜品新鲜。“此前该门店有充值优惠活动,力度之大让人心动。”熊先生告诉江南微帮办记者,他每次去门店都会有工作人员推广“充300元送100元”的储值活动。熊先生充了不少钱,如今门店突然关闭,他还剩下1700余元充值金额未使用,对方也不给退费。
另一名消费者田女士提供的微信聊天截图显示,“鄱湖晨晖”工作人员曾于6月12日公开致歉,表示公司在南昌等地经营了5年,一直想把原生态的有机蔬菜市场拓展出去,但事与愿违,资金链突然断裂,才有了当下的困境。面对消费者的诉求,“鄱湖晨晖”工作人员称消费者充值的本金仍可在该企业商城消费,但充值赠送的金额则不能使用。
“鄱湖晨晖”工作人员还给出了“以菜抵债”解决方案——其一为48元的蔬菜套箱,每箱里面会放两种蔬菜,总共1.5公斤,每周安排两次,可邮寄到家;其二为138元的蔬菜套箱,每箱里面会放6种蔬菜,总共4公斤,每周可安排一次,可邮寄到家。
对于这样的“解决方案”,田女士并不满意,认为门店的蔬菜价格过于昂贵,且消费者没有选择的余地,只能被动接受。“在门店关停前两天,仍在推广充值优惠活动,诱导消费者充值,我认为对方明显是刻意为之。”田女士感慨道。
消费者在直播评论区维权被“拉黑”
“鄱湖晨晖”(南昌红谷春天花园店)突然闭店,让不少消费者始料不及。大部分会员在该店会员群中向商家“喊话”,要求退回充值款。
熊先生还告诉帮办记者,“鄱湖晨晖”目前仍在短视频平台继续直播卖菜,有消费者在直播评论区维权申诉,却被“拉黑”。
7月3日,帮办记者来到涉事门店进行走访核实,发现“鄱湖晨晖”(南昌红谷春天花园店)“铁将军”把门,透过玻璃门可以看到店内已尽数搬空,仅在门上贴出一张公告:“由于系统故障,我们暂停本店营业。从本公告发布之时起,我们将停止店铺零售、家庭宅配及其他业务。恢复营业时间将另行通知。”落款公司为九江市晨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并盖有该公司公章,时间为2023年6月6日。
帮办记者通过“企查查”查询到,九江市晨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10月,注册资本2000余万元。公司是都昌县县域内一家集种植、养殖、加工、储运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化企业。该公司存在自身风险3条,因买卖合同纠纷、房屋租赁合同纠纷等被起诉,案件执行时间均为2023年6月至7月;存在关联风险6条,包括曾被九江市监部门抽检发现问题等。
回应
商家:解决方案是“有机蔬菜抵债”
熊先生等人反映的情况是否属实?
7月5日,帮办记者添加到“鄱湖晨晖”客服微信“鄱湖晨晖生鲜连锁店”,对方回应称,现在正忙碌,有方案会统一回复。当记者问及后续解决方案时,对方回复:只能用有机蔬菜抵债。
“我们无法接受这样的处理意见。据我们了解到,九江市晨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名下的多家门店均已闭店,涉及南昌、九江等地。”熊先生称,他们已通过多个平台向南昌市红谷滩区市场监管局、都昌县商务局等部门反映了此事。
监管部门:
涉事公司旗下多家门店闭店
南昌市红谷滩区市场监管局6月29日的回应显示,该局工作人员于6月26日上午现场核查,发现涉事门店已关门停业。工作人员通过江西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电子政务云服务平台查询了解到,该店已注销。经平台登记电话取得联系后,涉事门店负责人明确表示不予退款并拒绝调解。因双方无法协商一致,建议投诉人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
都昌县商务局工作人员则表示,早在6月19日上午,该局接到通知后,派人参加由县人社局劳动监察大队牵头组织的关于九江市晨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拖欠农民工工资和预付卡等问题的协调会。同日下午3时,该局会同县人社局劳动监察大队、县信访局等单位前往该公司实地了解相关情况,但未见到公司相关负责人。
6月20日,都昌县商务局又分别致电“鄱湖晨晖”南昌恒大名都店、都昌大港店及都昌鸣山店店长,了解会员充值款使用情况。据了解,南昌恒大名都店有100名顾客的4.7万元充值款未使用,都昌大港店有17名顾客的7400元充值款未使用,都昌鸣山店有36名顾客的7350元充值款未使用(共计61750元,数据由相关店长提供)。
都昌县商务局工作人员称,下一步,他们会再积极与九江市晨晖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对接,尽快解决问题。
提醒
消费者在办理预付卡时要注意5点
记者注意到,消费者在门店充值后,对方突然闭店的情况时有发生,一些健身房、美容美发店甚至以此敛财。那么,消费者该如何“避雷”?
7月5日,南昌市商务局市场秩序科易科长向帮办记者介绍,单用途预付卡在我国正式监管始于2012年,当年商务部颁布了管理办法,规定相关发卡企业应向商务部门备案,以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防范资金风险。2013年,省商务厅制定了《江西省单用途商业预付卡备案登记操作办法》,以进一步规范发卡企业行为。
省消保委发布消费提示
提醒消费者在办理预付卡时
要注意以下5点
↓
01
一是购卡要谨慎。
消费者在购买单用途商业预付卡时,要多看、多选,既要注意看商家经营地址与营业执照的注册地址是否一致,选择证照齐全、信誉度高、经营状况好的商家,也要详细了解预付卡的使用范围、有效期限、服务项目、优惠幅度、退款条件等细节;
02
二是充值要理性。
消费者在充值预付卡时需理性,不宜充值过高金额;
03
三是书面合同要签订。
选择预付式消费时,消费者要与经营者签订正式的书面合同,不要相信经营者的口头承诺;
04
四是证据要保存。
消费者在办理预付卡时,要向商家索要发票等购物凭证或服务单据,凭证上印章必须和企业营业执照一致;
05
五是维权要积极。
消费者办理预付卡后,要按照约定条款消费,一旦出现不公平、不合理的霸王条款,要坚决说“不”,并可根据相关证据追索相应赔偿,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依法维权。
原标题:《太突然!南昌一超市关门》
关键词:
Copyright@ 2015-2022 亚太文娱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沪ICP备2020036824号-11 联系邮箱: 562 66 29@qq.com